中秋第五俗:年年追求时髦月饼馅
月饼究竟有多少种馅儿?这个问题恐怕得让不少人琢磨会儿。小时候能得到一块蛋黄或火腿馅儿的月饼就乐得了不得,后来水果馅儿时髦了好一阵子,再后来,挡不住似的出了蔬菜馅儿、海鲜馅儿、绿茶馅儿、鲜花馅儿、冰激凌馅儿等等———商家的创新大有要穷尽人类想象之势!
“一招鲜、吃遍天”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。别管整出什么新鲜馅儿,说到底,不就是一小块甜疙瘩吗?可就有人年年捧场!细细观察,这样的人不仅在月饼这点事上有如此表现,他们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勇于做领头羊———新户型的房子要先住、新下线的汽车要先开、新款的服装要先穿、新花样的菜要先尝。总之什么都不能落了
空,咳,人家陶的就是这份醉呗!
中秋第六俗:河边过二人世界
花好月圆的中秋,很容易被当作向恋人表忠心的浪漫之夜。只可怜那些得罪了家人,又被恋人视为不重亲情的家伙,最后“死得很难看”还不知道为什么呢。
没办法,每一个诗情画意的节日,总会有人毫无创意地奔向一些俗地儿,扎人堆儿里跟恋人喝点小酒对月瞎聊。劝都劝不住。细一看,傻坐着两人对着发呆的、被秋后蚊子紧叮的、眼神发飘的全都有。更可惜还有些男女,忘了中秋月亮分外亮,把他们“文明差了那么点儿”的小动作照了个真真切切,实在是把一个雅致的节日过得不能再俗了。
中秋第七俗:看中秋晚会
大概现在无论什么节日,看应景的电视晚会都成了俗事儿。中秋晚会看多了,主持人“催”人泪下的煽情场面,人人都能随口就说出几个:隔半小时怎么也得念点海外留学生发来的贺电,或者是一大堆儿海外华人挥着小旗,对着镜头齐声高呼: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、“祝全国人民……”至少也得说上五六遍。不行就再弄个分会场,制造个普天同庆的气氛。
恐怕只有身在国外的人,年年看都不觉得俗。听说,留学生往往看一遍都不够,还把节目录下来,晚上回来赶完功课尽情地看。
中秋第八俗:送鲜花
“送花比送月饼时尚”,年轻人这两年更喜欢在过节的时候以这样的方式馈赠亲友。“八月桂花香”,按说中秋之时送桂花是最对路的。在苏杭一带或再往南点儿,可能没问题。但是在北京,桂花可不太好找,找到了也很难让它长开。所以,花贩们给你推荐的无非是鹤望兰、百合、玫瑰,用茱蕉或蓬莱松插成的花篮。逢年过节、纪念日,送来送去就是这些样儿。有个性的节日,没个性的花儿,送着送着就俗了。
不过听说,这两年北京人把送桂花改成了送茉莉,飘着大概其的香气,送不出什么新鲜,就那么个意思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