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全新和刘东香在温室大棚里忙碌着
编者按:春光明媚,绿上枝头,全省百名记者扎根田间看春耕,走进开发区看项目,深入基层看文化……只有真正走近广大群众,才能看到最真实的场景,听到最真实的声音。记者用手中的笔,描绘出荆楚跨越、时代新貌、社会热点、百姓生活。
昨日(7日)下午2点,记者跟随55岁的农民王全新和刘东香,来到他们家的番茄大棚。
棚内闷热难捱,人进去待上5分钟,细汗就爬上额头。“这几亩番茄是正月十五下秧的,现在刚开花,要把一株株苗上多余的枝叶抹掉,果子才能长得更好。”王全新耐心地为记者讲解技术要领。
一旁的苋菜大棚比番茄大棚还要热上好几倍,记者刚接近棚口,就被里面厚重的热气逼得倒退几步。
王全新、刘东香夫妻俩是洪湖人,1999年来到武汉租地种菜,辗转了几个地方,在东西湖区泾河街莲花湖大队承包了8亩地。
番茄、苋菜、花菜、空心菜、白菜,大棚种菜一年四季都有得忙,从早上6点忙到下午6点是常事。王全新说,种菜虽然辛苦,但每年能赚五六万元,比外出打工的儿子还赚得多。
像王全新这样的外来农民,在当地还有很多。该大队的工作人员介绍,队里有3700多亩耕地,主要种植叶菜。从2000年起,很多本地人选择外出打工,而把土地租给别人种。目前,该队85%的种菜人都是外地人。“种地太苦了,在外面见过世面的年轻人,谁愿意回来吃这个苦!”
去年,队里帮大家统一规划建成了一批钢管大棚。一亩地的钢架大棚,国家补贴8000元,农户只用出4000元,里面还有喷淋系统。“以前用竹子搭大棚,每年都要维修。”刘东香说,这些年来,国家政策越来越好,种菜越来越轻松。卖菜也不用操心,队里的农业合作社直接打电话说要多少斤菜,他们马上从田里摘了送过去就行。
让王全新这些外来户比较担心的是,“听说今年队里又有一大片土地被征用,要是我们租的地被征用,又没地方去,怎么办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