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4年,原国家商业部开展了商业系统“中华老字号”的评定工作,四川有30个餐饮店获“中华老字号”殊荣。而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的前身——原成都市饮食服务总公司旗下就有23个“中华老字号”,是四川省拥有“中华老字号”最多的餐饮企业。这23个“中华老字号”的历史,从清朝同治年间的到民国时期的都有,最多的是抗战前后的。历经时代变迁和物竞天择,目前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有半数的“中华老字号”仍然是餐饮业的栋梁。
“中华老字号”是餐饮市场长期打磨和选择的精品,具有巨大的品牌生命力和品牌价值。但是,老字号和其他餐饮形态一样,都是社会性的、受市场规律约束的经济实体。消费者对老字号是“望着招牌去,冲着特色来,跟着感觉走,追着时尚吃”,在品味它的风味和文化的同时,还要按当代的餐饮、健康、美学观念去评价它、选择它,希望它在承载特有餐饮文化的同时创新发展。老字号如果一味倚老卖老,躺在招牌上不思进取,它的无形资产就会慢慢贬值,甚至被社会无情淘汰。
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十年间,社会和城市剧烈变迁,扛着金字招牌的成都饮食公司,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,经历了种种内忧外患。内忧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机制不活,公司的用工制度不科学,薪酬待遇不好,员工的服务水平、竞争意识较差,且店铺陈旧。外患主要是公司的营业网点在城市建设中急剧萎缩。那十年间,有八十多个在黄金地段的营业网点被拆迁,面积共达两万多平方米,占公司原有营业面积的45%。
在生死存亡的关头,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负重前行,推进了“中华老字号”的管理、保护、弘扬和发展工作。具体做法为:一是千方百计恢复生产。二是处理好老字号的继承和扬弃问题。三是保护好老字号的知识产权。四是引进现代商业零售业态,探索老字号适应市场竞争的经营方式,积极酝酿公司的股份合作制改革,寻求企业根本的发展道路。
当历史进入21世纪时,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已基本走出困境。2003年,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.3亿元,上缴税金800万元,连续多年成为成都市餐饮行业第一纳税大户,连续3年进入全国餐饮企业100强行列。该公司的“中华老字号”除在省内发展到33家店铺外,还在省外和日本开了多家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