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所以觉得馄饨好吃,多半是因为童年的记忆。记忆中里弄堂口有一家小吃店,国营的,服务态度不怎么样,不过品种齐全,有咸豆浆、油条、生煎包、阳春面……顾客需要买了牌子以后自己排队端自己点的东西。馄饨窗口往往是排队人最多的,因此窗口里面的师傅自我感觉社会地位颇高,常常大声叱责那些抢着往窗口递牌子的顾客,以至于我一度很羡慕他,把将来理想中的职业定位于卖馄饨。
相比于其他小吃,馄饨煮得慢,排队很辛苦,不过这种辛苦不是常常有机会去体验的。在那个年月,每天早餐吃馄饨是个奢侈得不敢向父母提出的想法(虽然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)。一个星期能够吃上一回就不错了。有时候为了给我们解馋,母亲会用小钢筋锅买一碗馄饨回来,用钢筋锅是为了让师傅多打一些汤水,这样一碗馄饨从锅上方俯视下去就像几只蝴蝶漂在一片湖面上。我们一家人就用这锅汤水泡饭作为早餐了,虽然每个人碗里只有两三只“蝴蝶”,可是这样的早餐如今回忆起来却还能引起条件反射,让嘴角有些湿润。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如今吃馄饨早已算不得什么了。这种小吃相当普及,几乎每个城市都能吃到它。有趣的是因为它的名字太多,有时候吃到口才知道原来是它。
一次去万县,在快餐店的菜单牌上看到“包面”,以为是一种本地特色面。端上来一看,原来是馄饨。
“你们四川人不是管馄饨叫‘抄手’吗?”我奇怪地问一位当地朋友。“成都那边才叫抄手,我们这里叫包面。”他解释道。
最近查了查资料,江西人把馄饨叫作“清汤”,而湖北的黄石大概因为离江西近便也把馄饨叫“清汤”。饮食文化的重要性或许就在于它能作为一种纽带,无形之中联系着华夏大地,让不同的地域之间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浑然一体,血脉相连。
在馄饨众多的名称中,广东的“云吞”最有诗意。馄饨的外形像国画里的一朵“云”,吃起来一口一“吞”,有神仙般的惬意。
馄饨一词的由来其实颇有历史,古人认为馄饨是一种密封的包子,没有七窍,故称为“浑沌”。依据造字的规则,“浑沌”是食物类,后来改换了偏旁就成了“馄饨”。古代并没有馄饨饺子之分。到了唐朝,才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,馄饨成了考究的饺子,慢慢有了自己独立的风格。
“好吃不过馄饨”,相信许多人会在心里认同这种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