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吕洞宾与绍兴香糕
- 绍兴香糕是浙江名点,它的历史十分悠久,传说还与吕洞宾有关呢。传说在很久以前,杭州西湖边的城隍山下住着一个姓孟的绍兴人。由于他年纪轻,大家便叫他小绍兴。小绍兴每天半夜就起床,磨米粉,蒸松糕,天亮后再挑起糕担沿衔叫卖,以此来养活自己和瞎眼的母亲。有一年的大年初一,由于杭州有春节登山的习惯,以讨“步步登高”的吉利,...[详细]
- 洪山菜薹趣闻
- 武汉人都爱吃洪山菜薹,关于洪山菜薹的一些趣闻想必也爱听。菜薹本名芸台菜,俗称油菜,红色者称红油菜。洪山菜薹即属于红油菜。种植此菜需要肥沃的土壤,较低的气温,一般是秋植冬撷。其紫干亭亭,黄花灿灿,茎肥叶嫩,素炒登盘,清腴可口。据说洪山宝通寺一带的菜薹味道尤佳,他处所产均不能与之媲美,以致有一种说法,以宝通寺钟声...[详细]
- 康熙和八宝豆腐羹
- 康熙帝不仅在治国方面是个有所作为的皇帝,而且在生活方面也是较俭朴的。封建皇帝多好吃,他们一餐千金,食则水陆百物、山珍海味,饮则琼浆玉液,而康熙帝的俭食即是有名的。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白晋在《康熙皇帝》一书中记载了康熙帝的日常膳食:“康熙皇帝满足于最普通的食物,绝不追求特殊的美味;而且他吃得很少,在饮食上从未看到他...[详细]
- 恶韦陡逼出葫芦鸡
- 葫芦鸡是陕西西安的传统名菜、它以皮酥肉嫩,鲜香味醇的特点为中外宾客所赞誉,久负盛名、有人誉之为“古都长安第一味”,食用过此菜者都说其味美,但谁知它还有一段血泪斑斑的历史。说起葫芦鸡的创制者,不得不提到韦陡这个人。韦陡原来唐玄宗在位时为尚书,由于出生于官僚家庭,凭借父兄的权势而平步官场、在政绩上虽无什么建树,但...[详细]
- 宋光宗和冰糖葫芦
- 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,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。宋光宗,名赵停(公元1147——1200年),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。公元11对年,孝宗立他为皇太子,任临安府尹。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,第二年改年号为“绍熙”。赵伸长期生活于深宫,不达世务。即位时,他43岁,却已满头白发了。臣下献上何首乌,说服后能使头发转黑,但...[详细]
- 嘉靖和钟祥“盘龙糕”
- 钟祥第一名菜盘龙糕(盘龙菜、蟠龙菜)系明朝宫庭御膳佳肴。首创于湖广安陆州(今钟祥)兴献王宫邸。相传明武宗朱厚照因无子继位,病危之际立下诏书,其死后由皇太后同时召回堂弟朱厚熜和族弟翼王,两人"先到为君,后到为臣"。兴王府离京最远,为超时间,幕客严嵩献策,朱厚聪假扮钦犯上囚车,日夜兼程赶到京城。朱厚聪乃藩王世子,平日...[详细]
- 谭元春与红烧木琴鱼
- “红烧瓦块鱼”,湖北天门人称为“红烧木琴鱼”。相传,此佳肴的创制与明朝文学家谭元春有关。谭元春(1586—1637)字友夏,湖广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,与钟但共创意陵学派。“竟陵学派”是明代后期文学流派。因谭元春、钟惺皆为竟陵人而得名。继明代公安派文学流派之后极力反对拟古文风,要求抒写性灵,其主张和公安派基本相同,但又...[详细]
- 乾隆与茶
- 江南出名茶,西湖的龙井,洞庭的碧螺春,有口皆碑。乾隆六下江南,自然是为了巡视督导,为了游山玩水,乃至为了“寻寻爷老子,看看俏妹子”,但不乏也有尝尝江南名茶的意思。乾隆私巡杭州时,曾在狮峰山茶园摇头晃脑,一杯接一杯地啜饮“色香味形四绝”的当地龙井。喝过之后,余兴未尽,又挥毫题诗,中有“火前嫩,火后老,惟有骑火品最好”...[详细]
- 李连贵与熏肉大饼
- 中国北方素来以面食为主,而精致的面品不在少数,有的甚至成为中华名小吃。这里要介绍的是李连贵熏肉大饼。说起李连贵熏肉大饼,自然要提到它的创始人及其来历的了。李连贵熏肉大饼为河北滦县柳庄人李连贵于是1908年在四平梨树首创。李连贵逃荒到梨树之后,开了一个小饭馆。老中医高品之把祖传的用中草药肉的秘方告诉了李连贵,在老人...[详细]
- 郑和与鱼、苦瓜
- 明朝永乐三年(1405年)三保太监郑和(原姓马,皇帝赐姓郑,云南人。)奉圣旨率领士兵27800人,建造楼船62艘,从南京出发,至泰国、越南、新加坡、龙牙门、马辰、泗水、帝汶岛、吕宋、马达维亚、马六甲、斯里兰卡等地,先后7次,最远到过印度和非洲东岸,国威远播,传达中国文化,交流中外物产,是中国最光荣的宣慰使节。据明代费信著...[详细]
信息加载中...
信息加载中...
信息加载中...
信息加载中...
信息加载中...
信息加载中...